一、政策出臺的背景
為深化科技領域投融資改革,充分開發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的信用空間,有效緩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探索建立符合科技型企業“輕資產”特點的知識價值信用評價體系,引導銀行機構應用評價結果分層分類為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推進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幫助廣大科技型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依靠其自身擁有的知識價值盡快獲得“輕資產、寬信用、便利化”融資。2025年3月,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聯合印發《湖北省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實施辦法(試行)》(鄂科技規〔2025〕3號)?!秾嵤┺k法》按照“政銀合作、上下聯動、風險分擔、企業受益”的原則,重點聚焦五個方面內容:
錨定知識價值:圍繞創新人才、研發投入、研發活動、知識產權、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品牌等7個指標構建評價模型,按A-E級分級授信(A級1000萬元至E級100萬元),提供“全線上、純信用、優利率”貸款。
覆蓋全部科技企業:將符合國家統計局五類科技產業分類標準企業,將全省28.5萬家符合標準的科技型企業納入支持范圍,實現政策支持零門檻。
數智化賦能服務:依托“智慧大腦”平臺實現評價、放貸、風險補償全流程線上辦理,簡化環節提效。
風險共擔機制:省市財政1:1共建風險補償資金池,對本金損失定比補償(不良率上限5%警示、8%熔斷),疊加財政貼息支持。
全省協同推進:面向所有銀行開放,17個市州同步實施,構建省市聯動、金融主推的工作體系。
二、竹山縣推進落實情況
1.企業評級呈“低多高少”特征。竹山縣在湖北省“科創大腦”參與評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共589家,評級呈現“低評級占比高、高評級占比低”的特點。其中,A級企業占比3.2%、B級占比8.8%,兩類高評級企業合計僅占12%;C級(29.3%)、D級(30.5%)、E級(28%)等低評級企業占比達87.8%,反映出我縣科技型中小企業整體信用評級水平有待提升。
2.貸款發放呈現“兩極分化”。截至6月30日,7家金融機構共為39家企業發放貸款63筆、金額1.5377億元,其中,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發放貸款38筆6073萬元;農業銀行湖北省分行發放貸款10筆2600萬元;農商銀行發放貸款1筆200萬元;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湖北分行發放貸款4筆1680萬元;交通銀行發放貸款4筆2900萬元;招商銀行武漢分行發放貸款1筆1200萬元;湖北銀行發放貸款1筆300萬元;建設銀行發放貸款4筆424萬元。一是從結構看:評級差異顯著:A級企業獲貸4181萬元,占比42.1%;B級企業獲貸8079萬元,占比32.7%;C級、D級企業獲貸占比不足10%,E級企業未獲貸,高評級企業成為貸款主要受益群體。二是機構參與不均:工商銀行發放38筆6073萬元,筆數和金額占比分別達60.3%、39.5%,居各機構首位;而其他銀行業務投入力度差異明顯。
3.后續需求存在“轉化梗阻”。通過點對點摸排,16家科技型企業擬申請貸款7350萬元,具體呈現“三多三少”特征:已提交申請的僅2家(950萬元),計劃申請的4家(1000萬元),占比偏低;有需求未提交的6家(4800萬元)、觀望待申請的1家(600萬元),合計占比超60%;多次申請未獲批的4家,反映出部分企業面臨實際申請障礙。
三、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
1.評級與融資綁定過緊,低評級企業“融資無路”。高評級(A、B級)企業雖僅占總數12%,卻獲得74.8%的貸款額度。而占比超85%的C級及以下企業獲貸不足6%,E級企業完全被排除在外。信用評級對融資資格的“硬約束”過強,導致多數科技型企業難以通過該渠道獲得資金,與政策初衷存在偏差。
2.政策覆蓋范圍偏窄,多數企業“望貸興嘆”。589家參與評級企業中,僅39家獲得貸款,覆蓋率約6.62%,意味著超93%的企業尚未通過該政策獲得支持。多數企業因信息不對稱錯失機會,政策紅利未能充分釋放。
3.金融機構協同不足,服務能力“強弱不均”。不同銀行對“知識價值信用貸”的重視程度和資源投入差異較大。工商銀行憑借網點布局、業務傾斜等優勢成為主力,而部分銀行有參與,反映出金融機構風險偏好、本地資源配置與政策要求的匹配度有待提升,協同服務體系尚未形成。
4.申請環節梗阻較多,需求供給“供需錯位”。擬申請貸款的16家企業中,超半數因“流程復雜”“擔心獲批難”等原因猶豫觀望;部分企業反映,銀行仍存在“明為信用貸、實為抵押貸”的現象,強制要求提供擔保,與政策特性不符;4家企業多次申請未獲批但未明確原因,需求與供給之間存在“中梗阻”。
四、工作建議
1.“梯度培育”提評級。針對C、D級企業開展“評級提升專項行動”,組織金融專家提供一對一輔導,幫助企業完善知識產權管理、財務規范等評級要素,逐步提高評級水平。推動金融機構建立差異化風控模型,對有技術潛力但評級較低的企業,探索“信用+訂單+知識產權質押”組合融資模式,適度放寬貸款門檻,讓E級企業獲得梯度培育機會。
2.“全域覆蓋”擴惠及。開展惠企政策宣講進企業,通過政企對接會、短視頻解讀、專員上門等方式,向589家評級企業全覆蓋宣講政策要點、申請流程及成功案例,消除信息壁壘。積極引導企業積極申請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時,分層分類建立“企業融資需求清單”與“銀行服務清單”雙向對接機制,對未獲貸企業逐戶分析原因,針對性解決材料準備、資質優化等問題,力爭全年落實“知識價值信用貸”企業融資5億元以上。
3.“多元協同”聚合力。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明確各銀行在“知識價值信用貸”業務中的目標任務,對投放規模大、服務效率高的機構給予激勵。引導農商行、湖北銀行等本地法人機構發揮地緣優勢,加大對縣域中小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提高業務占比。
4.“流程再造”優服務。成立“貸款申請服務專班”,為擬申請企業提供材料預審、流程指導、問題協調等“一站式”服務,重點解決“有需求未提交”“觀望待申請”問題。針對多次申請未獲批企業,組織銀企面對面溝通,明確未通過原因并協助整改;督促銀行嚴格落實“信用貸”要求,嚴禁強制附加抵押擔保條件,對違規行為建立通報機制。(竹山縣科技和經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彩穩)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