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興竹集團緊緊錨定“城市建設運營商、產業發展投資商、優勢資源開發商”功能定位,深耕主責主業,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推進“新三年行動”完美收官,助力“兩山”實踐創新發展先行區起勢成勢、走深走實。
一、聚焦政治擔當,以立本實干奮勇爭先
1.篤行不怠強立場。牢牢把握“國企姓黨”根本政治屬性,嚴格落實“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機制,緊密圍繞中央、省委、市委、縣委工作部署,聚焦竹山“一都四地”功能定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以赴搶機遇、抓項目、強產業、惠民生、守底線。扛牢國企責任,憑借“擔當”之勇,破解土地要素保障、產業鏈條延伸等難點堵點問題;依靠“實干”之力,抓實重大項目落地、民生工程提質等具體工作;以釘釘子精神落實縣委、縣政府“項目建設年“”部署,在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兩山”實踐創新發展先行區建設中展現國企擔當、貢獻國企力量。
2.賦能招商優服務。精準對接招商企業,為招商企業落地、成長、壯大保駕護航,由黨委書記牽頭組建工作專班,對照縣委、縣政府“三個一批”重大項目任務清單,落實包保推進機制,通過“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包保模式壓實責任。秉持“換位思考、主動服務、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服務理念,以縣域內五大園區作為招商主陣地,聚焦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構建“全周期管理+精準服務”的高效協同工作機制。聚焦項目建設要素保障、投產運營保障,全程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務。堅持以“店小二”精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3.城鄉融合勇擔當。聚焦城鎮空間集聚、產業發展集群導向,在重點項目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公共服務升級等方面拉滿弓、盡全力,助推縣域“一主一副”建設。推進西關老街改造、城區農貿市場、公共停車場、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民生工程,實施桃花灣水上樂園、霍河流域治理等功能性配套項目,完善全民健身中心、桃花源街區等核心項目服務配套設施,縣域發展“留人”基礎穩固。強化項目運營支撐,通過“公益屬性+市場化運營”模式,構建“政府引導方向、國企夯實基礎、民企激活活力、社會力量補充”機制,促進農村人口有序進城、外來人口穩定扎根、本地人口安居樂業,實現城鄉融合發展。
4.綠色發展護生態。堅決守牢“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政治責任,堅定不移推進垃圾污水處理設施設備管理國有化進程,以實際行動守護綠水青山。堅決落實縣委、縣政府要求,無條件接管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污水處理廠、農村分散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接管后全縣污水處理全達標排放,水質穩定提升。做好變廢為寶文章,改組成立興竹新能源公司,積極推進垃圾分類處置、廢舊資源回收利用、污水處理廠光伏設施建設,依規獲取光伏發電及充電站特許經營權,管好用好長證基金,力推秦巴新材料公司上市,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市場化運行環境,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企業經營降本增效,為縣域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國企力量。
二、聚焦經營效益,以做實做活蓄勢賦能
1.一企一策,完善考核制度。根據主業屬性和功能定位,將下屬公司區分為四類,實行分類考核。將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企業歸為商業一類,側重市場競爭力與經營效益考核;將主業處于不完全競爭領域且具有一定區域資源壟斷屬性的企業列為商業二類,側重經營效益與社會責任考核;將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目標的企業劃作公益類,側重服務質量與成本控制考核;將承擔集團公司投融資等特殊功能為主的企業劃歸特殊功能類,側重風險管控水平考核。通過公開經營管理目標及工作流程,統一編制考核內容,針對不同類型企業設定差異化績效考核標準,簽訂經營業績責任書,形成“分類定標—過程監管—結果應用”閉環體系,推動改革與監管全鏈條深化升級,提升考核精準度,實現“因業制宜”“因企制宜”科學管理。
2.目標導向,激活內生動力。通過“目標引領、機制創新、管理升級”三維聯動,全面提升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效能,推動管理模式向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轉型。構建協同高效的決策體系,按照“1+3+N”架構,制定權責清單,理順決策流程,形成決策閉環,確保各項部署快速落地、執行有力。創新市場化考核機制,建立以戰略目標為導向的績效考核體系,對經營性公司實施差異化管理,強化目標責任剛性約束,強化市場意識,減少行政干預,讓企業在市場化競爭中自主決策、主動作為,最大限度釋放經營活力、效益潛力。加強人才儲備,通過柔性引智、市場化選聘、綠色通道引才、項目引才等方式,組建一支資本運作及融資顧問團隊,引進一批懂管理、懂經營的企業優秀人才隊伍,為企業高質量決策、市場化轉型筑牢人才支撐。
3.建管并重,提升市場競爭力。堅持項目建設與經營管理“兩手抓”發展策略,以高質量項目建設助推經營業務升級,以經營板塊提質增效保障企業現金流與合理利潤。形成“項目支撐經營、經營反哺項目”良性循環,為項目持續投入提供財力支撐,實現從“外部輸血”到“內生造血”轉變,推動資產管理從“單純管護”向“綜合經營”轉型。依托縣域自然資源、空間資源及現有國有資產資源,通過特許經營、招商引資、聯合開發等模式,推動優勢資源集約化開發、高效化運營,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基礎上,夯實資產底盤、壯大經營板塊、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主動擔當作為,布局強縣工程、園區建設、城鄉融合、文旅開發等相關賽道,深度推進砂石、綠松石、重晶石等資源開發,培育一批具有引領性的優質資產和新型業態,持續增強經營發展后勁,強化內生造血能力,形成“資源開發—資產運營—效益提升”閉環,進一步夯實資產基礎、壯大經營實力,保障投資的有效性,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支撐。
三、聚焦風險防控,以穩健運行夯實底盤
1.強化資本運作。一是以戰略目標為導向,強化頂層設計統籌,打通“管資產向管資本”瓶頸,組建專職資本運營部門,執行戰略規劃制定、資產整合配置、項目謀劃實施和投融資風險防控,定期滾動編制資本運營管理規劃,建立常態化跟蹤、評估與優化機制,提升資本運作效率,高效防范融資風險。二是堅持“當前與長遠”并重,立足當前整合存量資產筑牢融資根基,著眼長遠構建多元融資體系,建立風險動態監測預警機制、與部門和金融機構常態化對接機制,以保障融資落地。三是全面提升融資能力。堅定不移推進AA+信用評級及企業上市,逐步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嚴防資金鏈斷裂風險。扎實做好隱形債務化解及債務置換,確保集團資本運作與戰略目標同頻共振,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2.抓實“三重一大”。一是健全決策機制,嚴格落實“三重一大”制度,明確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運作的具體范圍與標準,確保集體決策事項無遺漏。二是規范決策流程,在重大事項策前,組織專家開展技術、經濟、法律等維度論證,廣泛征求內部各部門、下屬各單位及外部利益相關方意見,形成可行性研究報告與風險評估報告,為集體決策提供充分依據。三是強化監督問責,建立決策執行臺賬,跟蹤決策落實情況,對偏離決策目標的行為及時預警并督促整改;對違反決策程序、造成重大損失的,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確保決策規范透明、執行有力。
3.守牢安全底線。一是完善管理體系,落實“全員參與、層層負責”要求,將安全指標納入各部門績效考核;制定生態環保專項管理制度,明確項目建設各環節環保標準與管控要求,形成從源頭預防到末端治理的全鏈條管理機制。二是加強現場管控,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對高風險作業環節實施“作業許可”制度,確保施工現場安全;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對施工現場揚塵、噪音、廢水等進行實時監測與治理。三是提升應急能力,編制安全生產與生態環保應急預案,定期組織實戰演練,備足應急物資,確保在突發事故或環境事件發生時能夠快速響應、有效處置,守住安全與環保底線。
4.打造清廉國企。一是健全監督網絡,構建“黨委全面監督、紀委專項監督、部門職能監督、職工民主監督”的立體監督網,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的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實施精準監。二是培育廉潔文化,常態化開展廉政教育,通過組織廉政談話、觀看警示教育片、通報典型案例等形式強化紀律震懾;推行廉潔承諾制度,將廉潔要求納入員工入職培訓與崗位責任書,引導干部職工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價值觀。三是規范政商交往,明確“親”“清”政商關系行為邊界,建立與合作方廉潔共建機制,在項目合作、招投標等環節公開透明操作,杜絕利益輸送,營造風清氣正的企業生態,為國企改革轉型提供堅強紀律保障。(興竹城鄉投資發展集團董事長、總經理 羅中)
相關新聞
今日竹山便民服務
今日竹山云超市
一周熱門